繼上篇介紹二大貓咪常見疾病外,接下來繼續告訴大家另外貓咪常見疾病的另三個。
建議您需要時常觀察愛貓的吃喝拉撒睡及行為等,及時發現問題提供治療,讓愛貓的生活能夠更加健康平安。
貓咪常見疾病有哪些?

三、腎衰竭
當體內循環改變使腎臟血液灌流量改變,會有臨床症狀以寡尿或無尿為主。腎臟本身先天性問題或老年退化的影響。指輸尿管膀胱尿道在排尿液的過程中遇到阻礙,而將毒素滯留在體內,引起輸尿管、膀胱或尿道發炎、破裂、結石或腫瘤阻塞等。
貓咪腎慢性衰竭的初期症狀

- 體重下降
- 食慾差
- 嗜睡
- 劇烈口渴
- 多尿
慢性腎衰竭
慢性腎衰竭是腎臟功能長時間惡化,也是貓非意外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。所有年齡層狗和貓身上發生,通常被視為老年動物的疾病。此疾病以漸進性的方式讓腎臟功能喪失。此外,免疫性或先天性疾病,甚至腫瘤都可能會加速腎元退化。故飲食在慢性腎衰竭的管理佔有很重要作用。臨床上以不顯性方式表現精神和食慾逐漸變差、毛髮光澤度變差、排泄習慣改變,直到病程發展到一個階段才會有顯著的症狀,也是飼主最常忽略此疾病的高風險時期。
急性腎衰竭
症狀上會發現貓咪突然昏昏欲睡或抑鬱症狀,食慾變差甚至無食慾,可能同時體重減輕,排尿量明顯增加,甚至出現嘔吐或拉肚子等症狀才被飼主發覺。多貓家庭特別容易忽略以上症狀,難以區別每隻貓咪食量飲水及尿量,首要先毛色黯淡或皮膚彈性變差先做基礎判斷,在找出真正患病的貓咪。
有腎衰竭病史的貓咪,日常照顧中需特別注重飲食攝取,蛋白質、鹽分攝取要適當控制,水分攝取量是主要關鍵,可透過罐頭食物額外添加水分,或飲水設備的改變(如:循環活水機等),或以皮下點滴補充水分,讓身體與腎臟避免再受到脫水的傷害。定期帶貓咪檢查追蹤腎臟功能,可儘早於腎功能又有變化時給予治療。建議飼主需要在貓咪中老年階段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身健康檢查,評估身體與器官狀態,再依照醫囑提供適當的醫療及照顧方式。
營養攝取的控制
腎病貓咪對於疾病與營養反應差異頗大,需評估個體對營養的反應,若強制限制飲食中蛋白質,可能導致腎臟損傷的代償反應,導致蛋白質攝取量不足,降低血紅素的生成而貧血,甚至肌肉萎縮等現象。需定期與獸醫師討論依照腎病程度狀況,分析基礎需求營養素與蛋白質含量的限制,維持體重及肌肉量平衡,都需要長期與獸醫師討論營養策略。
但是,蛋白質限制對於食慾不振的腎病貓咪是有害的,若以長時間攝食熱量不足,導致身體本身的蛋白質被分解利用來提供維持生理機能,進而加重尿毒,需對於腎病貓咪需定時監測飲食飲水及體態或肌肉是否流失,立即從營養著手調整。已有國外研究資料顯示乾糧中添加抗氧化劑維生素 E 和 C 以及 β-胡蘿蔔素顯著降低腎功能不全病貓的DNA損傷。因此,補充維生素 E 和 C 以及 β-胡蘿蔔素作為抗氧化劑可能對腎病貓咪有實質上的幫助。
針對腎衰竭貓咪飲食的終極目標以提高生活品質和壽命,獸醫必須確保腎病貓咪實際生活狀況提供建議,獲得足夠營養與維持生理機能。
腎衰竭的營養建議
- 低鈉
- 低磷飼料配方
- 足夠的飲水量
腎衰竭的功能性營養素
- 尿路酸化劑
- 維生素E 和 C 以及β-胡蘿蔔素 — 抗氧化劑
- #魚油 Omega 3 — 抗發炎
四、胃腸道疾病-炎症性腸病
胃腸道疾病除了傳染性或腫瘤疾病問題外,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導致胃腸道症狀,在此主要針對常見『炎症性腸病』是指病因不明的腸道發炎症狀,不包含因為食物過敏導致的腸炎。此疾病並不會特別針對品種或性別,且任何年齡的貓咪都可能會發生,但中老年(五至十歲以上)比年輕貓咪更容易發生炎症性腸道疾病。臨床症狀:包含嘔吐、腹瀉和體重減輕,食慾增加或減少。即使飲食熱量攝取正常或增加,但體重的減輕都有可能代表因小腸疾病問題導致吸收不良,也可能是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或甲狀腺功能問題而導致這些症狀。若大腸炎症問題,在臨床上會發現腹瀉的頻率增加,並伴隨黏液和血液。獸醫依照檢驗或臨床症狀跟時間,或對治療反應(抗生素或飲食測試等)區別是否為炎症性腸病。
飲食建議
針對腸胃道飲食須具備高度易消化的成分和營養,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化率高於9成,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多且需要好的纖維 #益生質 與 #益生菌 調整腸道蠕動速度與發酵作用等。
大小腸症狀問題來個別調整飲食策略,例如:大腸病症的炎症性腸病貓咪,飲食調整上會針對食物敏感性的排除測試,或高纖維飲食獲得改善,但會讓糞便量增加,也可能造成便秘,故針對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益生菌及纖維成分需挑選合適的飲食策略。


五、傳染性疾病
傳染性疾病_1.貓白血病
當健康貓咪接觸到白血病貓咪的體液(如:鼻水、糞便、乳汁或血液)而感染,例如:白血病貓咪與健康貓共食一碗食物或共用貓砂盆,都有造成感染的可能性。懷孕母貓也會透過胎盤傳染給幼貓。
臨床上會見到精神不振、食慾降低、發燒、口炎或齒齦炎,此病毒會侵入到淋巴系統,造成貧血、免疫抑制等嚴重病症。 此疾病感染後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,甚至可能感染後痊癒,也可能轉變為潛伏性感染,長時間潛伏期後才出現症狀,建議飼主每年定期施打貓咪五合一疫苗,保護貓咪預防此疾病感染。
傳染性疾病_2.貓瘟
由貓小病毒感染,具高度傳染性,引發症狀較嚴重,主要症狀會嗜睡、精神沈鬱、厭食、發燒、嘔吐(常見黃褐色泡沫狀)、嚴重下痢(糞便呈現泥狀或水狀,帶有血液或腸粘膜)、嚴重脫水甚至快速死亡。幼貓感染後死亡率極高,又稱為『幼貓殺手』病毒會透過大腦、脊髓、淋巴組織中進行複製,在透過體液(排泄物或血液)排出病毒而感染其他健康貓咪。懷孕母貓感染此病也會垂直傳染給胎兒,導致流死產或胎兒神經受損等。健康貓咪可藉由疫苗預防貓瘟感染,臨床上若懷疑貓咪具有病毒或潛伏感染,在尚未出現臨床症狀時,可與獸醫討論強化提升營養及免疫力,減輕疾病發病症狀或避免疾病發生的可能性。
以上這些常見疾病可能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,長時間的飼養模式都可能導致潛在疾病的發生,想要給予貓咪健康生活品質,首要針對基礎營養需求的供給,提升貓咪免疫力及抗病力的關鍵,想要貓咪能健康快樂生活,就從充足的飲食營養調整開始執行吧。

#喵一日 #dailycat #AllinOne #益生菌 #魚油 #洋車前子 #菊糖 #牛磺酸 #魚子精華 #蔓越莓 #貓咪訂製的全方位營養配方
#犬一日 #dailydog #AllinOne #益生菌 #魚油 #乙醯葡萄糖胺 #II型膠原蛋白 #鋅酵母 #益生質 #狗狗訂製的全方位營養配方